2021年3月19日,湖南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湘江基金小镇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若干意见》),成为全国首个支持基金小镇发展的专项政策。
一年来,湘江基金小镇新增基金注册规模近400亿元,同比增长85%;新增中基协登记管理人和备案产品均位列全国第七,小镇获聘中基协首批“私募基金登记备案与自律管理监督员代表”;产生税收5.7亿元,同比增长37%,每平米税收近2万元;带动湖南省股权投资案例179起,投资金额520亿元,同比增长400%,交出亮眼“答卷”。
“管理人完成登记一次性奖励10万元,基金完成备案最高奖励100万元”“投资湖南省科创企业每年最高奖励提升至500万元”“机构注册予以便捷商事登记”“机构高管可纳入‘芙蓉人才行动计划’”……《若干意见》出台,为湘江基金小镇按下发展“加速键”。
一年来,小镇新增注册基金机构150家,新增基金注册规模近400亿元,机构数量和规模均实现了自2017年小镇成立运营以来最大幅度的增长。
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有关金融、民营经济等一系列政策,进一步支持湘江基金小镇发展,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湖南湘江新区也修订更新支持湘江基金小镇发展的若干政策,在原有政策基础上突破调整适用对象、取消申请门槛、扩大适用范围,以优越营商环境打造全业态基金体系,打通金融与实体之间堵点;今年初,省政府出台有关企业上市的“金芙蓉”跃升行动计划,将发挥股权投资机构带动作用、支持湘江基金小镇发展确定为重点任务……
一系列指向明确、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不仅让处在发展机遇期的湘江基金小镇坚定发展信心,更让其成为基金机构在中部地区投资落户的全新选择。
“因证监会对机构名称作出规定,在小镇协助下,我们长投私募第一时间完成了名称变更,从递交材料到拿回执照只用了5天。”长投私募副总经理龙珍介绍,省级专项政策对于湘江基金小镇入驻机构来说是“看得见的实惠”。
作为全国第一个省级政府对基金小镇的专项支持政策,如何保障《若干意见》的执行落地不打折、有实效?一年来,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湖南证监局、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纷纷响应,为政策落实保驾护航。
去年5月,在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指导下,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研究出台《若干意见》配套《实施办法》,做好政策衔接与落地保障,在提升基金机构获得感的同时把好机构准入关。截至目前,小镇入驻基金中基协备案率达75%,有效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同年8月,湖南证监局指导举办跨区经营私募基金管理人交流会,全力推动跨区经营私募基金机构回迁。一年来,共有8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回迁至湘江基金小镇。
在提高工商注册效率、降低企业营商成本上,《若干意见》坚持扶优限劣、标准明确、流程清晰,确保基金机构商事登记流程简约高效。一方面设置明确严格的标准,将不具备管理能力和合规运作水平的机构挡在门外,切实防范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开辟入驻投资机构商事登记“绿色窗口”,保障符合监管要求规范运作的基金机构可以在小镇顺利落户,并正常开展投资业务。
政策施行一年来,湘江基金小镇用好用活政策,用坚定、扎实的步伐走出了一条精简高效、风险可控,从集聚到辐射的赋能大道。
“各级政策的实施和兑现,对基金投资运营发挥了很大的激励和促进效应,在招揽优秀人才、鼓舞团队士气上都有积极的影响。”入驻湘江基金小镇的天惠军民融合投资基金相关负责人表示,省级专项政策推动着包括天惠在内的基金机构,为湖湘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产业赋能。
过去一年,小镇入驻机构对外投资项目同比增加402个,投资金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19亿元,累计支持赋能可孚医疗、长远锂科等8家湖南本土企业上市;投资并引入的福米科技入选“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吸引罗斯柴尔德家族、海德索菲亚资本、高瓴资本等全球一流股权机构目光。
与此同时,小镇持续举办“智汇湘江·科创新区”系列品牌活动,也为企业项目提供更好的发声展示平台,伊鸿健康、希迪智驾等多家企业与资本精准对接,并获得省内外机构投资。小镇积极引导行业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去年完成中基协管理人登记和备案的入驻机构和基金分别达26家、92支,同比增长117%、142%;协助机构办理管理人登记手续最快4天完成。
募、投、管、退、落各环节持续发力,湘江基金小镇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基金管理人从一线城市或其他地域回迁。截至今年2月底,小镇存续注册机构达400家,总认缴规模1164亿元;入驻机构累计投资项目918个,投资金额423亿元;已投省内项目中,先进制造及科技创新类项目共86家,投资金额90亿元,以高质量金融供给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为更好服务‘三高四新’战略目标和使命任务、‘强省会’战略,小镇阶段性目标是实现3000亿元管理规模。”湘江国投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从加强基金招商、擦亮“湘江”品牌、浓厚创投氛围、加速提质扩容四个方面推进小镇建设。同时,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进一步积极对接长株潭和各市州,聚焦服务地方实体经济,通过找准小镇与产业链“耦合点”,发挥资本纽带和资源链接作用,促进重大片区资本、人才、项目的深度融合。(记者 王晗 通讯员 叶宇驰)